完整名单!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Top1000高校出炉!
在何光喜看来,哪些伦理行为是违规的,不同程度需要采取不同措施,这要在基于《规则》的基础上,制定专门的文件进行界定和治理。
机器鱼下水之后,我和吴正兴因为太紧张了,要时刻盯着屏幕,观测传回来的数据,反倒是睡不着觉,也顾不上晕船了。出海测试实验前,周超就想到在野外的实验时间会比较长,但是党的组织生活不能断。
凭着一股子干劲,机器鱼海洋实验团队坚守海边试验基地数月,胜利达到了项目的关键考核指标。大家也会在党支部会议上讨论一天的工作,聊聊船上呕吐的趣事、谁的皮肤又晒黑了。当理论走向实用时,就不像在实验室里比划比划样机那样简单了。而在这个项目里遇到的困难,却是周超他们之前始料未及的。虽然很难,但这个工作我们必须做,也只能靠自己去走这一步。
周超笑称,但大家没有退缩的。谈及目前项目与以往科研工作的差异,周超直呼不一样。还有专家建议给科研工作者提供多渠道的个人上升空间,不能把论文作为晋升的单一指挥棒
一些院士建议调整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以鼓励原创成果为导向。要鼓励拍砖,打破一团和气的表象,促进深层次的科学研究。要重视培养年轻人。在数学家、中科院院士杨乐看来,年轻人是学风建设的生力军甚至是主力军。
他认为,形成良好学风需要科研管理者和科研人员各司其职,出了事明确双方责任,不能一刀切。他表示,与学风建设密切相关的科技评价体系、科技奖励制度、科技活动管理等,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协作解决。
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大内科主任唐熠达表达了相同看法,他希望加强学风道德教育,以德树德,帮助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要打破圈子文化,促进公平的研究生态建设。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沈岩总结道,在学风建设过程中,老科技工作者要率先垂范,确保科研工作严谨扎实,甘坐冷板凳,为青年科学家树立榜样,青年科学家也要积极参与学术建设。还有专家建议给科研工作者提供多渠道的个人上升空间,不能把论文作为晋升的单一指挥棒。
与会的10位院士及7位青年科学家纷纷为学风建设建言。在农业科研中,要培育出一个新的种子,如果一切顺利,起码也得十年时间,有时候我们太着急了。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中国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曹晓风等围绕促进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减少科研人员重复戴帽、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水平、保证科研时间等方面发表了意见。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同时,他建议在科研的国际合作中提出更多中国方案,避免简单跟随。
在制定规则时,不能把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混在一起,违法就要按违法处理。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赵忠贤语重心长地说,科研工作者不能急,要舍得花几年甚至几十年解决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强伯勤提出的科研六不文化在日前于北京召开的首届老科学家圆桌会议上引发热议。唐熠达直言,要破除科研产出的浮肿,即论文多、实效少。他表示,除了对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零容忍外,要发挥导师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让更多科技工作者认识到真正的创新不是跟风、描红,而是敢于攻坚克难,敢于碰硬。杨乐建议提高我国学风建设的标准,即把真正的创新视作科研的灵魂。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作者:代小佩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9/9/23 8:48:37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敢于碰硬 鼓励拍砖 倡导科研六不文化 ——10位院士为学风建设建言 不浮不夸,不焦不躁,不求名利,不忘初心。
赵忠贤还倡导不同意见的公开论争在西方国家,医学科学家比较普遍。
我国的科技资源丰富,但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换句话说,只有把遗传学的内容融入疾病预防诊断中,才有可能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在进入临床工作岗位后,能够保持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注意观察并提出临床问题,争取各种资源开展临床研究。我们的问题可能更多的是CMS的质量问题,或者说是CMS的创新能力问题。
武阳丰:首先,应有效解决临床医生成为CMS的经济收入问题。目前我国医学科学家的整体状况表现在:大医院的医生忙于临床,大量的医疗工作需要完成,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研究。因此,我们也应该制定和颁布相应的政策来鼓励一部分临床医生从事科研工作,并努力成为医学科学家。增加医学研究实验室的数量和规模,为科研创造更便利的条件。
但是,由于他们不是临床医生,不接触病人,很多时候无法掌握临床需要,使得基础研究的发现与临床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差距。与美国的情况不同,我国近年来医学科研基金资助金额和项目数呈明显增长趋势,医学博士招生数量一直在增加,医药企业也正在从仿制向创新转型,对临床研究的重视与日俱增。
黄荷凤:医学科学家指的是临床医生同时从事科学研究。此外,医学科学家的培养还应该重视多学科交叉,博采众长,培养医学科学家的全局观、整体观。
首先是在医学院校的理论学习和实习训练过程中,加强对于科学家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我在一些场合讲过这一观点,也是我对自己团队医生的要求。
此外,医学科学家所属的平台也非常重要。同时,要平衡评价过程中定性和定量的标准,让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临床人员有时间、有精力从事研究工作。它所培养的学生的文凭,在全世界都被认可。因为兴趣决定了对科研的关注度,但是不应作为硬性制度来要求每一位医生。
在国外,医学科学家约占医生群体的10%。而在国外,哈佛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杜克大学等著名医学学府附属医院均要求临床医师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
但是,必须有一部分医生承担医学科研的责任,否则医学就会停滞不前。武阳丰:我认为绝大多数临床医生都不需要从事科学研究。
而工作成果不是凭借一两天的功底就能够反映出来的,并且领导又希望看到医学科学家能取得较大的成就,这其中就可能会存在一些不轨行为。在我看来,医学科学家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科学思维,能够找准研究方向,同时组建一个良好的团队,并具有获取经费的能力。